新闻中心/NEWS CENTER网站位置:首页 > 御业聚焦
低空经济+旅游:新赛道,新动能
作者:成都幸福御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4-04-29     122 次浏览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作为前沿技术催生的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的加速腾飞有望带动万亿量级市场。当前,多地正在积极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黄金窗口期,加速形成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生态。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低空经济产业将助力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空”和“旅游”一直在双向奔赴中向前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深化融合。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在低空领域的加速应用,低空经济所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加快重塑旅游业产业链条和相关环节,推动旅游场景加速推陈出新,也加速和带动旅游服务业的现代化转型升级。

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是一片新蓝海。具体而言,我国通用航空不断发展,无人机产业保持全球领先,下游应用场景不断增加,警用航空等领域加快发展。在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的支持下,各地积极提高适航审批效率,持续放宽低空经济产业市场准入、完善监管制度、健全法律法规。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与关键技术的突破,低空经济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低空经济领域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3年底,我国通航企业689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全年作业飞行135.7万小时。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作为低空经济市场主体,我国传统通用航空市场持续扩张,新通航领域发展迅速。从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航空器保有量、飞行小时数与通用航空运营企业数量等相关指标来看,通航市场景气度再创新高。总体来看,我国传统通航市场发展可圈可点,“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网络建设成效显著,常态化航空医疗救护与航空应急救援等通航应用场景深入发展。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持续推进、低空空域资源进一步释放,以eVTOL、无人机、UAM等为代表的新通航赛道实现了破局发展。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无人机设计制造单位有2000家左右,运营企业接近2万家,国内注册无人机126.7万架,同比2022年增长32.2%,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新通航在“低空+数字”“低空+应用”的结合过程中展现出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无人机产业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在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拓展实际应用场景。我国在无人机应用技术、无人机导航与控制技术、无人机电动能源技术、无人机光学技术等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无人驾驶技术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在先进技术的赋能下,我国的无人机销售额在全球占比达到了70%以上,成为全球无人机市场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此外,我国无人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林植保、文教娱乐、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领域,依靠低空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比如,警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机在追捕逃犯、巡逻监视、铲毒禁毒、反恐防暴、交通管理、大型活动安保及社会救援救助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上,未来低空经济产业将继续以通用航空为主体,以无人机产业为主导,在低空消费市场的拉动下向技术突破、产业融合、绿色环保等方向进一步发展。当然,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低空消费拉动作用有待提高,“卡脖子”技术问题仍然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措施需进一步完善。




低空经济的在旅游也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其在具体应用场景的实践展开依赖于上中游产业链与下游产业链的融合衔接。在上游产业链,低空经济主要集中于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关键原材料生产以及零部件制造。作为低空经济产业的核心,中游产业链包括低空产品生产、飞行器载荷研发以及地面系统搭建。通过适航审批、获取空域资源后,上中游低空经济产业与多领域产业融合发展。

在“低空经济+旅游”方面,为满足新型旅游消费需求,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完善邮轮游艇旅游、低空旅游等发展政策”,“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旅游景区、城镇开展多种形式的低空旅游,强化安全监管,推动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和航空飞行营地建设”。“低空经济+旅游”能够提供多元化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比如,针对有运输困难的旅游目的地提供基础的物流运输服务,在具有高产品附加值的低空旅游交通方面,面向中高端消费者客群,可以提供景区直航、私人飞行和商务飞行等服务。覆盖客群最广的低空观光主要包括城市低空观光、景区低空游览以及空中主题活动等。娱乐飞行体验主要面向具有专业低空飞行知识的消费者客群,主要包括飞行器驾驶、空中娱乐及低空体育运动等。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与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的加剧,人力运输的短板与黄山便捷多样的货物补给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据了解,每年4月到11月旅游旺季时,黄山风景区日均物资运输量(不含工程物资运输)可达15吨-20吨,12月到次年3月旅游淡季物资运输需求近10吨。目前黄山风景区物资运输主要以“索道+人力二次运输”为主,即山下物资通过索道运输到达索道上站,再通过人工运送到山上各宾馆酒店等。在大客流情况下,物资二次搬运存在挑山工短缺的情况。同时,在纯人力运输的情况下,挑山工必须依托游步道搬运,尤其在旅游高峰时段,共用游步道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面对传统的“索道+人力二次运输”运输方式存在的诸多限制性和挑战,黄山风景区开始实践探索另一种创新解决方案——无人机运输。




2023年5月,经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运载无人机开始在景区试点工作,运行线路避开游步道、索道、航空管制等区域,线路两端是服务站或者景区道路等交通方便的点位,便于与地面交通运输衔接,试点工作成效显著,为解决黄山风景区内的运输难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据了解,2024年1月,黄山风景区内的首条无人机运输线路——“景区温泉—天海航线”经批准进行常态化运行,主要服务对象是天海片区。最新数据显示,该线路的无人机每天总飞行时间为8个小时左右,往返总次数为50次左右,每次往返时间为12分钟左右。

从整体上看,“无人机运输,巧妙解决了黄山风景区内的运输难问题。” 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以黄山核心景区中的核心——光明顶的运输为例,该区域人工搬运的往返时间至少5个小时,一位肩运工每趟只能搬运150斤左右的货物,且一天最多只能搬运2趟。无人机单机吊挂单趟最大运输量为60斤左右,三机以上的每天运输总量能够达到万斤以上。这也意味着,无人机一天的运输量约等于30名肩运工的运输量,有效地应对肩运工紧缺(从高峰期的300-400人,下降到目前的不到130人)且老龄化(目前平均年龄在50岁)的现状。

无人机运输在黄山风景区的落地应用,相较于传统人力无人机运输可降低景区约1/4的综合运输成本,让更多山岳型景区及其他场景运输需求方看到了突破地形限制、解决运力和配送短板难题的全新方式。

城市观光型景区也探索更多“景区+无人机”的延伸服务新模式,通过无人机应用于景区配送,解决外卖小哥不能进景区、货物不能直达游客需求点位的实际问题,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新消费、新体验。

游客在深圳世界之窗和锦绣中华两个5A级旅游景区点外卖,由于外卖配送服务无法进入景区,世界之窗的游客要步行十余分钟到景区门口取货。2022年,景区的外卖由无人机直接配送进入园区,从下单到收货,整个过程不超过15分钟,一度成为当地热门新闻,在景区中下单外卖,一键召唤会飞的“外卖小哥”,成为游客参观游览中的一大热门体验项目。美团的数据显示,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深圳世界之窗景区附近的餐饮商家在给游客开通无人机配送后,订单量最高环比增长一倍以上。




“体验为王”的今天,景区借助无人机实现高效配送,为游客提供景区外的餐饮和消费品供给,不仅改善了游客体验,减少景区客诉,还同步提升了景区的二次消费率和复游率,把“流量”变成“留量”。

目前,山地型、岛屿型景区,以及城市配送体系边界以外的市内观光型景区,都可以探索引进无人机配送服务,与景区资源深度互联、服务协同,更好满足消费者的新体验和新需求。无论是“会飞”的挑山工、还是“外卖小哥”,都把原先在景区以外才能享受的配送服务延伸到景区内部,催生更多旅游消费新场景,开辟出旅游交通融合的全新赛道。

重庆市即将于4月30日-5月5日举行首届重庆低空飞行消费周,这是全国首次在省级层面举行的低空飞行消费主题活动。重庆将发布全市首张低空飞行消费地图、发放全市首批低空飞行消费券、开通首条城市空中交通航线等,推动低空飞行项目从“小众体验”转变为“大众消费”。

2023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六部门联合开展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推荐遴选工作。有关研究显示,我国国内低空旅游市场的潜在消费规模达到亿级人次,然而,由于我国低空消费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据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参与空中游览和航空运动的人数约为48万人次。据有关研究测算,到2030年我国低空旅游经济规模有望达到2000亿元以上,低空旅游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联系我们 >
contanct us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洪路666号·梵木创艺区·圣唐艺术中心 电话:028-8170-2026 18628138389(贾)、13438259951(高) 传真:028-8170-2026
关注我们 >
follow us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