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网站位置:首页 > 行业快讯
游戏赋能文旅:以《黑神话:悟空》为例探索融合创新路径
作者:成都幸福御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4-10     2835 次浏览


在数字技术与文化消费深度融合的今天,游戏已超越娱乐属性,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桥梁。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不仅验证了游戏IP对文旅产业的强大驱动力,更开创了“虚实共生”的文旅融合新模式。本文以该游戏为样本,系统梳理游戏与旅游融合的六大实践路径,为行业提供创新启示。


一、IP驱动型产业转型:重塑地域文化标签

《黑神话:悟空》以山西古建筑为蓝本,对27处古迹进行毫米级实景扫描,将云冈石窟、悬空寺等场景融入游戏叙事。这一操作直接推动山西文旅实现“从资源枯竭到文化复兴”的转型:

  • 品牌重塑:游戏上线首日,山西景区搜索量环比激增156%,国庆期间省外游客占比超87%,应县木塔等景点接待量同比增长128%。
  • 产业链延伸:山西文旅厅推出“跟着悟空游山西”主题线路,整合文创开发、剧本杀体验等业态,并通过“游戏通关截图免门票”等营销策略实现流量转化。
    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将游戏IP转化为文化符号,通过数字技术激活沉睡的文化遗产,重构区域文旅产业生态。


二、沉浸式场景复刻:打造虚实共生体验

游戏通过3D建模技术精准还原古建筑细节,如隰县小西天的悬塑艺术、晋祠圣母殿的斗拱结构,形成“游戏即导览”的沉浸式体验。落地实践中可进一步升级:

  • 科技赋能:景区可引入AR导览系统,扫描建筑触发游戏彩蛋,如太原晋祠推出“寻找游戏同款斗拱”互动项目。
  • 空间再造:重庆大足石刻等景区通过光影秀复刻游戏BOSS战场景,让游客在现实与虚拟的交界处获得双重震撼。
    此类模式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游戏场景转化为文旅消费新场景,实现“线上种草—线下打卡”的闭环。


三、研学融合与教育传播:激活文化认知深度

游戏对《西游记》原著与古建筑美学的考究,激发了玩家对传统文化的探索欲。山西文旅部门抓住这一契机:

  • 开发主题研学:推出“唐代木构巡礼”“彩塑壁画探秘”等线路,将游戏中的兵器设计、建筑规制转化为研学知识点。
  • 创新教育形式:平遥古城结合游戏剧情设计“西游通关文牒”,游客需完成古建保护知识问答方可解锁打卡印章。
    这种模式通过游戏化学习机制,将文化传播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尤其吸引Z世代群体。


四、影游联动与跨界共创:延伸产业价值链条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证明了“游戏—影视—文旅”联动的可能性:

  • 内容共创:山西文旅与游戏团队合作推出虚实结合宣传片,通过对比游戏场景与现实古迹引发传播裂变(B站相关视频播放量超200万)。
  • 衍生开发:杭州“富春山居”景区标注“游戏同款瀑布”,山西博物院上线游戏兵器原型展,实现IP价值的多维释放。
    此模式需注重版权协同与创意转化,避免简单的符号嫁接,而是构建内容共生的生态体系。


五、城市更新与空间活化:重构文旅消费场景

游戏取景地成为城市更新的文化支点:

  • 工业遗址转型:类似北京首钢园改造经验,山西可利用废弃厂区打造“黑神话主题乐园”,将工业遗迹与科幻叙事结合。
  • 社区微更新:在太原古县城植入游戏NPC互动装置,游客通过完成剧情任务解锁隐藏文化故事。
    这一路径通过空间叙事重构,将游戏IP转化为城市文化基因,推动“打卡经济”向“体验经济”升级。


六、全球传播与文化输出:构建国际话语体系

《黑神话:悟空》的海外发行让山西古建成为文化输出的载体:

  • 语言破壁:游戏默认中文配音的设定,推动外国玩家主动研读《西游记》原著,形成“游戏—文化—旅游”的传播链。
  • 国际活动:山西借势举办“全球玩家古建探秘大会”,通过Twitch直播吸引海外观众,云冈石窟等景点外籍游客占比提升至15%。
    此模式需注重在地化表达,例如开发多语言AR解说系统,让文化输出超越语言屏障。


结语:从“流量红利”到“文化共情”

《黑神话:悟空》与山西文旅的融合实践揭示:游戏与旅游的深度结合,本质是用数字语言重构文化叙事。未来,文旅产业需进一步探索“元宇宙+实体景区”“AI个性化导览”等前沿模式,但核心始终在于——以技术为舟,以文化为锚,在虚实交融中唤醒文明记忆,让每一次游戏体验都成为文化认同的起点。

联系我们 >
contanct us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洪路666号·梵木创艺区·圣唐艺术中心 电话:028-8170-2026 18628138389(贾)、13438259951(高) 传真:028-8170-2026
关注我们 >
follow us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