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吉林省召开文化和旅游项目专题培训班,邀请绿维文旅董事长林峰博士做《新质生产力与“十五五”文旅发展》的专题辅导。林峰博士表示吉林省在项目包装和招商引资方面的卓越服务为文旅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绿维文旅作为规划设计院,不仅在规划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还在项目运营、投融资、项目包装、招商引资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专题内容主要围绕探讨新质生产力与“十五五”期间文旅发展的关系,分析当前文旅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
以下是林峰博士部分辅导内容整理:
在 “十五五” 规划的关键时期,全球正处于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新阶段,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技术产业变革日新月异,双碳目标引领发展方向,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经济进入新周期,文旅产业作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为文旅产业的创新升级注入了新活力。
新质劳动者具备创新观、正视需求观、强化生活观,推动文旅管理与服务向主客共享转变 。新质生产工具涵盖技术革命、场景创新、流量赋能等方面,如云计算、物联网、VR/AR 等技术的应用,为文旅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1 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与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生产要素创新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为核心,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标志。在文旅产业中,新质生产力体现在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的发展路径上。
技术革命:AI、VR、AR、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文旅产业的运营模式和游客体验。例如,AI伴游系统可以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VR技术可以让游客在虚拟世界中体验历史文化。
场景创新:文旅产业正在从传统的“风景观赏”向“场景体验”转变。例如,重庆的枇杷园火锅景区,通过将火锅与自然景观结合,打造了独特的餐饮体验场景。
沉浸式体验:沉浸式旅游项目,如沉浸式主题公园、沉浸式博物馆等,正在成为文旅产业的新趋势。通过故事化、场景化的设计,游客可以深度参与其中,获得全新的旅游体验。
流量赋能:新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兴起,使得文旅产品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通过网红经济、粉丝经济,文旅项目可以迅速吸引大量游客。例如,淄博烧烤和哈尔滨冰雪旅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交媒体的传播效应。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银发经济将成为文旅产业的重要增长点。未来十年,退休人群将成为文旅消费的主力军。与此同时,Z世代(90后、00后)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模式也在深刻影响文旅产业的发展。他们追求个性化、极致体验和深度社交,文旅产品需要迎合这一趋势。
在“十五五”期间,文旅产业需要提供更多创新产品,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文旅融合催生了多种新业态。餐饮业态的文旅融合以文为灵魂、以食为媒介、以旅为形式,文和友、袁家村等将文、食、旅三者互通,为文旅赋能 ;住宿业态通过地方文化融入、创意 IP 导入等方式,实现住宿 + 文化的融合,提升住宿产品的软实力;交通业态的文旅融合丰富了旅游交通形式,增强了旅游的参与性和盈利性;游乐业态通过游憩方式设计、创意文化植入等手段,打造富于变化的游玩产品和游憩方式;购物业态促进商业与文化、旅游、会展的融合发展,购物体验化、文创化、情感化;娱乐业态通过艺术和文化的传达实现文旅吸引和消费价值,旅游演艺、秀等形式多样;商务的文旅融合以商旅定制、展会团建为基础,延伸文旅服务商;养生、养老的文旅融合依托养生文化和老年精神文化,发展银发经济;探奇体验基于自然、科技的旅游行为,开发极限体验项目;文创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桥梁,推动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体育旅游 “体育 + 旅游” 带动文旅发展,重在品牌塑造及活动运营;农业旅游将农耕文化、乡村民俗民情旅游化,实现旅游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沉浸式文旅项目蓬勃发展,包括沉浸式景区、文旅综合体、主题公园、博物馆、艺术展、餐厅等 。沉浸式文旅通过场景故事沉浸、技术互动沉浸、心灵感受沉浸、教育体验沉浸等表现手法,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景区沉浸式场景打造推动传统景区的智慧化改造和沉浸式游览环境建设,如三亚森林剧场凤凰岭 5D 奇幻光影秀、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的精彩演艺;沉浸式演艺场景打造引导企业发展 “云剧场”“云演艺” 等新业态,如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龙门金刚》通过数字化加持火爆出圈,聚焦数字化加持的文旅沉浸投资成为趋势。
新媒体时代,情绪价值形成舆论场,构成情绪共鸣效应,放大情绪价值。
目的地要通过优化体验,来不断引导游客的积极情绪。“情绪价值” 在于通过情感共鸣,激发游客的消费意愿。从淄博到哈尔滨、天水,情感共鸣,能形成“亲和力+吸引力+服务力”的综合、叠加效应。
情绪价值正在成为文旅吸引力的核心。通过情感共鸣、心理满足和社交互动,文旅产品可以更好地吸引游客。绿维文旅构建旅游的情绪价值打造与管理的系统要求,围绕游客的情感需求、体验路径和情绪反馈机制,多维度整合技术、服务和内容。
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为文旅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十五五”期间,文旅产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场景创新和沉浸式体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文旅产业还需要关注银发经济和Z世代的消费趋势,提供更多创新产品,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未来,文旅产业的成功将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景观和设施,而是更多地依赖于情感共鸣、情绪价值和社交互动。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文旅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 |
||
官方微信公众号 |